【怀柔村史】百年习俗“敛巧饭”——杨树底下村

2018年07月30日 10:12来源:恋上怀柔编辑:怀柔生活圈浏览量:1380


 

杨 树 底 下 村

Today,小编顶着烈日来到了位于琉璃庙镇的杨树底下村,“怀柔县地名志”记载,清嘉庆、道光年间,霍、靳两姓陆续迁来,暂居在一棵枝繁叶茂、遮天蔽日、粗壮高大的杨树下。先人们对这里郁郁葱葱的山林,奔流不息、清澈透底的河水及两岸的沃土等自然环境留恋不舍,便决意在此定居,故而得名杨树底下村。全村共110户,243口人(2007年)

杨树底下村位于琉璃庙镇西南25公里处,距怀柔城区63公里,地处琉璃河北岸,地势西北高,东南低,平均海拔675米。村域大部分为较缓的坡地,是连接怀柔、延庆两县北部山区的主要通道之一,琉(璃庙)四(海)公路由村中东西走向的主街通过。村中设有长途汽车站,客货车辆来往不断。

主街道村口,两座竹牌楼雅致美观。在两边的石墙上,镶嵌了用大青石板镌刻的寓意深厚而又神气活现的“敛巧饭”民间传说。并同样使用青石板镌刻了24块具有启蒙教益的《二十四孝》图,分布在200米长主街道的墙上。使整个山村置于一个邻里和睦、村风文明、人文状况良好的氛围之中。



山雀与“敛巧饭”


传说霍、靳两家族定居杨树底下后,种地没有种子,成了头等大事。此时此地,人烟稀少、山高林密、村落疏稀,寻找种子确实是件难事。经过两姓商量各选派了一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,出外寻求粮食种子。

俩人翻山越岭、爬山涉水,走了一天一夜,总算找到一户人家,好言好语地相求,乞讨了一把谷子。谢过主人,将谷子装入布袋后,便兴奋不已地往回返。

半路途中,由于过于劳累,俩人商量休息一会儿,便把装谷子的布袋放在身旁的大岩石上。说来也怪,布袋才刚放在石头上,手还没有完全离开,布袋就翻滚到岩石裂缝上,谷粒几乎全部散落在石缝里。俩人急忙收拾,但因石缝窄,手无法伸进,急得满头汗水,一筹莫展。

正在这时,只见几只山雀飞来,直奔他们身边,落在岩石裂缝上,将头伸进石缝里,用尖尖嘴头叼啄谷粒。更奇怪的是,山雀叼出来的谷粒并没吞进肚里,而是一粒粒地叼了出来,全部放在俩人面前。而后叽叽喳喳像欢呼胜利似的,向天空飞去。二人看到山雀善解人意、无私助人的这一幕,既惊奇又惊喜又感动,重新装好谷种,双手抱拳,对这些有灵性的山雀,边作揖边深情地说:“感谢神雀前来相助,来日定当报答…”

二人回村后,将此事告知了众乡亲,男女老幼听了之后感慨万千,纷纷表示回报山雀恩德。由此,村民每做熟饭菜后,先扬饭喂麻雀俗称家雀儿谐音“家巧”,以感山雀之恩德。

此后,村里规定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,由十几岁的小姑娘自发组织一起,到各家各户敛收食粮、蔬菜,然后聚集于一处,由成年人搭锅垒灶,妇女将敛收来的粮食、蔬菜做成各种丰盛的熟食、菜肴。开饭前先扬饭喂“雀儿”,然后全村男女老幼再一起共进“敛巧饭”,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六畜兴旺。



人间地狱


日本侵华战争期间,杨树底下村是由伪满洲国热河省滦平县等管辖,地处于伪满洲国的西南边陲。杨树底下村村民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12年。

日本投降后,作者厂民将亲眼目睹的情况在1946年2月出版的《北方》期刊上,以题目为“人圈”进行了报道:

人 圈

“这是个冬天,在杨树底下,一群褴褛的赤裸裸的孩子,靠着泥墙在晒太阳,用乞怜的眼光看着行人。一个名叫丫头的13岁女孩,上身赤条条的,下面穿1条破烂的单裤子。8岁的小丫头,只有一件大人的单褂子,晃晃荡荡,风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吹进去,她蜷缩在哪儿,在衣角盖着发紫的小膝盖,而肚脐却毫无遮掩的露了出来。11岁的虎春子,披着他爸爸的破羊皮袄,没有裤子。8岁的栓子则全身光光的。所有这些孩子,有着一张营养不良苍青的脸,蓬乱干枯的头发,冻紫黑的皮肤,像鸡爪一样乌黑瘦嶙的小手小脚,颤抖着蜷缩着,象一条条肉虫。我不知道他们出世到现在曾否有过一次笑脸。”

“站在孩子旁边一个女人说:‘满洲国来了,不让挣钱,也没有挣钱处,日本人配给又没有我们的份,哪来的穿的,盖的单被片,稀里哗啦都破了,孩子们溜溜光光都没有穿的,就只好成天躲在炕上号’(嚎)。”

作者田雨于1946年3月16日,在《晋察冀日报》发表题为“沿着四百里长城线”的文章报道:

日 报


“走过一个叫杨树底(下)的部落,村民们见到队伍进村,都带着希望,跑到街上来看,风雪三九的严冬,孩子们都光着屁股,女人们用一块破烂不能掩体的布片围着身体,脸是那样黄瘦不堪;穿破棉袄的,在围挤成堆的人群中,仅仅有很少的几个,经过询问,才知道这些棉袄,还是我政府第一批救济所发的。”

1945年8月,日本帝国主义投降,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,“满洲国”也同时被摧毁,“围子”里的百姓才逃出这人间地狱。



土改运动


1945年,日本投降后的同年10月,杨树底下村为新成立的西滦平县(驻地四海)第四区(即琉璃庙区)管辖。1946年在西滦平县领导下开展了减租、减息及清算复仇的斗争。

1947年1月,四海县(驻地永安堡)建立,杨树底下村划归四海县二区(琉璃庙区)管辖。在四海县委领导下,为支援解放战争,全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活动。下半年,四海县、区土改工作队,在贯彻“五四指示”实现“耕者有其田”的土改斗争中,发动组织贫雇农参加贫农团,团结中农,建立中农参加的农会。通过民主选举,选出村民靳存为农会主任。

贫农团和农会组织带领全村贫雇农,诉苦水、挖苦根、破除旧的传统思想、种族观念,同时还组织贫雇农讨论到底“谁养活谁”的问题,提高思想认识和阶级觉悟。在此基础上,召开全村群众大会,控诉汉奸、恶霸等罪行。经过组织、发动贫雇农,联合中农起来斗争,没收了地主的土地,富农多余部分也进行平均分配(包括生产、生活资料)。

1947年10月1日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颁布后,根据“乡村全部人口,不分男女老幼,统一平均分配,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,质量上抽肥补瘦”的规定,对全村的土地进行了平均分配彻底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。

土地改革后,使无地、少地的贫苦农民,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,实现了“耕者有其田”的夙愿,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军参战、保卫胜利果实的热情,掀起了参军和支前的热潮。1948年春,全村有30余名青壮年踊跃参军参战,不顾生死支援前线。



互助合作运动

土地改革完成以后,有些户人多劳力少,或缺少农具、耕畜,单纯依靠个体经营土地,很难克服生产上的诸多困难。杨树底下村为解决村民生产中出现的难题,尽快恢复发展农业生产,坚持自愿的原则,先由组织季节性短期互助组开始,逐步发展为长期互助组。

在互助合作过程中,农民的土地、耕畜、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所得,仍归农民私有,只是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,对耕畜、劳力实行等价交换。由于坚持自愿结合与民主互利的原则,互助合作组织连年增产增收,受到村民的欢迎。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,1957年成立高级社,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,还利用冬闲烧木炭增加副业收入。村民的生活情况逐年改善,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。



探索中求发展

1958年9月,琉璃庙乡17个高级社合并成立了“红光人民公社”。杨树底下村部分劳动力被调出修建水库,部分劳动力又被调到“红旗炼铁厂”大炼钢铁,村里的土地基本上无劳力经营管理,粮食产量急剧下降,使农民的吃粮出现了紧张现象。

1964年学大寨,全村群众由冬闲变冬忙,投入垒大坝、修梯田的劳动,扩大了耕地面积。村民们辛勤耕作,精心管理,粮食产量大幅增长,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部分人认为“只要思想好”就行,干活只出勤不出力,农作物管理跟不上,导致产量低又吃国家返销粮。

1972年发洪水,毁掉全村大片耕地。生产队长和村支书带领村民整理恢复土地。经过几年的不懈修复,土地增加了,粮食增产了,不但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,而且农民的收入也有显著地提高,自此全村不再吃国家的返销粮食。

1974年为尽快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,改善农村饮水条件,村干部主动与区水利局等部门协商,历时两年多的调查、勘测、施工,终于在1976年全村180多户,600余人告别了人畜同饮一池水的历史。

同期,公社施法章书记带领广大村民积极开展种植核桃栗子活动,这种有别于传统种植活动的新形式,在提出前期,并不被村民所接受,甚至对于种植活动村民们表现出了些许抵触情绪。在无人理解支持的情况下,施书记坚持挨家挨户不懈的劝说,并以战国时期为例,自战国时起,燕赵之地就有种植枣栗的传统,枣栗等食物也无数次在灾年拯救过燕赵地区的百姓,终于使村民们认识了种植板栗和核桃的好处。通过大力开展种植核桃和栗子活动解决了广大村民温饱问题,也为以后发展特色村镇农业开辟了先河、奠定了基础。

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改变了公社、生产队体制下的劳动方和分配方式,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,促进了广大农民从事多种经营,农民的生活水平迅速得到提高。1982年,全镇25个行政村,杨树底下村最先为每户村民安装了价值240元的昆仑牌12寸黑白电视机,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。

2009年,全村耕地面积330亩,山地面积9800亩,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,主要是板栗、核桃的种植和柴鸡养殖,年产值十多万元。2009年初开始嫁接核桃一万棵,养殖柴鸡3000只,实现年产值6万元。200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收入217346.4元,年人均收入7822元。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,结合本村实际,依托山水资源及“敛巧饭”文化产业,大力发展特色民俗旅游接待业,尽快把杨树底下村建设成体验百年文化、感受民俗风情的旅游特色村。

部分图片源于网络


文章摘自:恋上怀柔

原文链接.jpg

网友评论